<output id="oqgnu"></output>
    <code id="oqgnu"></code>

          <tr id="oqgnu"><small id="oqgnu"></small></tr>
        1. 當前位置: 安徽新聞網 > 安徽
          安徽將擴容優質醫療資源:支持各市建設高水平市級公立醫院
          來源: 安徽新聞網-安徽網 2023-07-19 10:28:13 責編: 徐文娟

          大皖新聞訊 鼓勵建立家庭托育點、擬實施“一村一名大學生村醫提升計劃”、打造城市15分鐘急救圈、醫共體內信息互聯互通率達50%以上、支持每個市建設高水平市級公立醫院……針對代表在省十四屆人大一次會議期間提出的建議,省衛健委日前集中進行了答復,透露出諸多民生熱點。

          值得關注的是,針對社會廣泛關注的托育問題,我省明確,支持隔代照料、家庭互助等照護模式,鼓勵建立家庭托育點,就近為有需要的家庭開展全日托、臨時托、計時托服務。

          鼓勵建立家庭托育點

          一直以來,“誰來照顧0至3歲幼兒”這道難題,困擾著很多家庭。今年3月,國家衛健委發布了《家庭托育點管理辦法(試行)(征求意見稿)》,鼓勵利用住宅為3歲以下嬰幼兒提供全日托、半日托、計時托、臨時托等服務。

          在省十四屆人大一次會議期間,省人大代表曹峰提出了《關于加強3歲以下嬰幼兒托育服務的建議》。對此,省衛健委在答復函中表示,我省支持隔代照料、家庭互助等照護模式,鼓勵建立家庭托育點,就近為有需要的家庭開展全日托、臨時托、計時托服務。目前,國家正在就家庭托育點建設有關工作開展部署,我省將以此為契機,進一步健全完善相關政策。

          近年來,我省將托育服務納入省民生工程,省級財政投入3900萬元,加強普惠托育機構建設。開展“安心托幼”托育服務暖民心行動,建設示范性托育服務機構89個、公立醫院托育點23個、縣級公辦獨立托育服務機構22個。我省將繼續開展此項行動,進一步增加優質托育服務供給。

          在加強托育服務設施建設方面,我省支持有條件的機關、企事業單位等用人單位為職工提供托育服務。鼓勵社區利用公共服務設施、閑置校舍、閑置辦公場所等資源,以委托或購買服務方式舉辦托育機構。省住建廳、發改委、民政廳、自然資源廳、衛健委等5部門聯合印發《城市居住區配套建設托育服務設施實施細則》,對新建和正在建設居住小區按照每千人口不少于10個托位規劃、建設托育服務設施及配套安全設施,老舊小區改造按照每千人口不少于8個托位建設托育服務設施,明確城市居住區配套建設托育服務設施規劃、建設和驗收標準,加強托育服務供給。

          打造城市15分鐘急救圈

          院前急救是對患者實施救治的一個關鍵環節,尤其是近些年來,因冠心病、高血壓等突發病、急性病的發生率增加,使得急救工作的重要性日益突顯。 在省十四屆人大一次會議期間,省人大代表劉江提出了關于加強120院前急救工作的建議。

          記者了解到,截至2022年末,全省市、縣建立急救中心指揮調度信息化平臺45個,建立120急救網絡56個,設置急救站點392個,應用120急救指揮調度系統的急救站點共210個。院前醫療急救醫務人員5265人?,F有救護車3333臺(其中負壓救護車930臺)。

          下一步,我省將按照《安徽省“十四五”衛生健康規劃》《關于進一步完善安徽省院前醫療急救服務的實施方案》要求,健全覆蓋省、市、縣(市、區)、鄉鎮(街道)四級院前急救網絡,打造城市15分鐘和農村30分鐘急救圈,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對院前醫療急救的需求。

          同時,我省將加強省急救中心(合肥市急救中心)對全省院前急救日常管理工作力度,加強各市、縣(市、區)指揮型急救中心建設,配備專職工作人員,實現轄區內院前急救資源統一管理。通過相關機構開展專業培訓,加強院前急救人才招聘,增加院前急救人才薪酬水平,使其績效工資和工作有效融合,增強院前急救人才隊伍質量。積極探索建設院前醫療急救機構和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創傷中心、危重孕產婦救治中心、危重兒童和新生兒救治中心實時交互智能平臺,著力解決院前醫療急救服務快速處置能力和急診急救水平。

          支持各市建設高水平市級公立醫院

          在提升優質醫療服務能力方面,我省通過引進北京、上海等先發地區高水平醫院,與省內高水平醫院合作共建國家區域醫療中心。目前,國家兒童、創傷、神經系統疾病、腫瘤、心血管病和中醫區域醫療中心等6個項目落戶安徽,總體上看,已獲批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設運營工作有序推進,并取得一定成效。經國家批準安慶、阜陽作為省級區域醫療中心建設單位,已納入中央預算內資金支持范圍,正按照建設方案穩步實施。

          此外,省衛健委會同省發展改革委、省財政廳、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醫保局聯合印發《安徽省區域??漆t療中心建設方案》,以省屬三甲醫院作為輸出醫院,以基礎條件較好的市、縣級醫院作為輸入醫院,在病患外流多、人口基數大、醫療資源相對薄弱地區建設省級區域??漆t療中心,并納入“十四五”期間深化醫改重點工作任務。目前,省立醫院、安醫大一附院、蚌醫一附院、皖醫弋磯山醫院、省中醫醫院、省兒童醫院等6家醫院,分別與亳州、宿州、阜陽、滁州、馬鞍山、宣城、安慶等7市或縣依托醫院所在地方政府簽訂合作協議,合作共建省級區域??漆t療中心8個,雙方醫院共同制定建設方案,明確目標任務,穩步推進各項工作。

          大皖新聞記者了解到,省衛健委將加快實施《安徽省擴容優質醫療資源提升醫療服務能力水平行動方案》,推進優質醫療資源的有效擴容、梯度平移和均衡布局,不斷提升我省整體醫療服務能力和疑難重癥診療水平。加快建設已獲批國家區域醫療中心項目,積極申報其他我省急需專業方向的國家區域醫療中心項目,力爭更多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設項目落地;支持國家區域醫療中心依托醫院創建省級醫學中心,提升省內重大疑難危重疾病診療水平,培養一批達到國內、省內先進水平的學科帶頭人,加快醫學類學科專業建設和醫學類交叉學科發展;繼續建設若干省級區域??漆t療中心,支持每個市建設高水平市級公立醫院,常住人口超百萬的縣建設三級醫院,推動建設緊密型城市醫聯體、縣域醫共體;發揮區域醫療中心內示范引領作用,打造一批城市醫療集團、跨區域??坡撁?、遠程醫療協作網,實現優質醫療服務全覆蓋,努力實現“健康安徽”提質增效,人民群眾減少跨省、跨區域就醫,就近公平享受到高水平的醫療服務。

          計劃“一村一名大學生村醫”

          加強基層醫療服務能力建設一直是代表關注的重點。在省十四屆人大一次會議期間,劉永剛、陳北春等省人大代表提出了關于加強基層醫療隊伍建設、提升基層防病治病能力等相關建議。

          我省將深入推進加強村醫隊伍建設三年行動。合理配置村醫,以縣為單位制定村醫崗位設置方案。同時,繼續實施村醫免費定向委托培養計劃,印發《關于組織實施2023年鄉村醫生定向委托培養工作》,省財政按照2023年度預算繼續安排經費支持。擴容增量村醫隊伍,吸引應屆高校醫學畢業生到村衛生室工作,支持身體健康到齡在崗村醫繼續執業5年,深入推進銀齡醫生進基層行動。

          值得關注的是,我省擬實施“一村一名大學生村醫提升計劃”。省衛健委將會同省委編辦、省教育廳、省財政廳、省人社廳等部門,制定我省“一村一名大學生村醫提升計劃”。通過“一村一名大學生村醫提升計劃”,切實改善村醫學歷結構,推動鄉村人才振興。

          引進培養緊缺專業人才

          我省將以滿足人民群眾就醫需求為導向,提升縣域內常見病、多發病的診療能力,“十四五”時期在全省縣級醫院建設一批臨床重點???,形成縣級核心??迫?。每所縣級醫院選擇2至3個實力較強的臨床???,進一步建強做優,使之成為醫院的品牌和特色。夯實支撐???,重點加強病理、醫學檢驗、醫學影像等??平ㄔO,不斷提升檢驗檢查能力水平。提升薄弱???,綜合考量縣域患者外轉等因素,通過引進專業人才、改善硬件條件、派駐人員支援、合作共建帶動等措施加快補齊??颇芰Χ贪?。同時,重點加強兒科、重癥醫學、精神、麻醉、感染性疾病、康復醫學、老年醫學等??平ㄔO。

          在加快建設高質量人才隊伍方面,我省將設立醫學人才引培專項資金,加大對重點領域、緊缺專業、關鍵崗位專業技術人才的引進培養力度。加強兒科、婦產科、重癥醫學科、精神科、麻醉科、急診醫學科、感染性疾病科、腫瘤科、老年醫學科、康復醫學科、病理科、出生缺陷防治、藥學、護理等緊缺專業和骨干人才培養培訓,構建人才梯隊。積極爭取財政補助政策,保障短缺人才待遇水平,增加緊缺專業崗位吸引力。鼓勵柔性引進滬蘇浙等地名中醫在縣級醫院建設長三角名中醫工作室。

          促進衛生健康數據互聯互通

          信息化是提升基層醫療服務能力的重要抓手。為促進衛生健康數據互聯互通,我省加強頂層設計,推進全省全民健康信息平臺建設,會同省數據資源局,開展電子病歷和電子健康檔案等數據的歸集和共享,暢通全民健康信息平臺和醫療保障信息平臺的數據共享通道,實現醫療和醫保業務數據深度融合、密切協同。

          同時,我省推進醫共體內醫院信息互聯互通,通過統一建設改造,加快實現醫共體內部醫療機構公衛信息互聯互通,目前醫共體內互聯互通率達50%以上。此外,我省推進緊密型城市醫療集團和縣域醫療共同體內實現檢查檢驗結果互認,對醫療機構檢查結果互認和資料共享情況進行實時監測。下一步,我省將進一步夯實信息化基礎設施支撐體系,加快推動省市兩級全民健康信息平臺建設,推動檢驗檢查結果互認共享,推進電子病歷和電子健康檔案向居民授權開放。

          大皖新聞記者 葉曉

            相關新聞
          省委巡視組全面反饋十一屆省委第三輪巡視情況,發現了這些問題

          亚洲日韩欧洲日本国产综合_五月天天天综合精品无码_久久久久久精品精品69_无遮挡黄动漫手机在线观看
            <output id="oqgnu"></output>
            <code id="oqgnu"></code>

                  <tr id="oqgnu"><small id="oqgnu"></small></t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