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無為市,“沉睡”的林木資源變為可質押變現的資產。
“受疫情影響,公司近兩年經營效益下滑,資金周轉緊張,但苦于沒有合適擔保品,之前一直沒有申請到貸款?!睙o為縣城北園藝場是一家長期從事盆景培育和園林綠化的鄉鎮企業,該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銀行工作人員在走訪中,了解我們的融資困境之后,幫忙找到了好辦法?!?/p>
該負責人口中的辦法是松樹質押貸款?!翱紤]到企業的綠色環保性質,我們在實地考察評估的基礎上,決定同意企業將自有綠植作為擔保品,為其量身定制一款松樹質押貸款品種?!睙o為農商行客戶經理介紹,通過對北園藝場名下110棵松樹逐一制作二維碼,電子設備實時掌握植物生長狀態和市場價值,幫助企業完善擔保手續,很快就審批通過300萬元流動資金。
這樣的綠色金融產品創新還有很多。近年來,金融機構立足各自市場定位,從融資擔保、授信審批、產品定價等環節著手,因地制宜打造綠色金融特色產品譜系,為客戶提供多樣化市場選擇。
記者在走訪中了解到,華夏銀行瞄準前期投入大、回收周期長的生物發電項目,運用“碳減排支持工具+固定資產貸款”組合方式發放2.9億元貸款,期限長達13年,利率較同期LPR下浮85個基點;浦發銀行緊盯綠色產能指標,探索將環保企業貸款利率與固廢危廢處理量掛鉤,刺激企業通過提升綠色業績降低融資成本;興業銀行創新引入債券品種,協助企業發行27億元綠色中期票據,票面利率僅2.99%,有效改善了企業資產負債狀況。
資金要貸足貸巧,更好用細用好。
如何把銀行信貸資金用在“刀刃”上,最大程度提升市場效益和社會效益?
據悉,蕪湖市綠色產業堅持“資金跟著項目走”,探索構建授信資金閉環管理機制。
推進城區污水系統提質增效項目,是近年來蕪湖市一項重點戰略任務。該項目涵蓋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城區污水管網排查整治等一攬子工程,對于提升城市污水處理能力、加快建設美麗宜居城市具有重要意義。眼下,該項目已進展過半,累計投資近60億元。其中,僅金融機構就提供了32.32億元資金支持?!盀楸U享椖空嵤?,我們作為牽頭銀行,聯合了8家金融機構組建銀團貸款服務項目建設,同時,積極配合項目承接單位全程跟進項目運行的各個節點,協助企業精打細算、精準投放,確保項目推進到哪,資金就跟進到哪?!鞭r業銀行蕪湖分行負責人說。
“發展綠色金融必須從源頭打好政策組合拳,助力企業將生態優勢轉化為融資優勢,推動金融機構敢貸愿貸、能貸會貸?!比嗣胥y行蕪湖市中心支行相關負責人表示。
據悉,自2021年以來,人民銀行先后創設碳減排支持工具和支持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專項再貸款等政策工具,促進重點綠色領域發展。針對政策執行中綠色企業認定標準不統一、信息采集泛化等難點,蕪湖市結合區域產業特點,圍繞綠色經營、環境保護、社會責任和生產管理等四大方面設置14項量化指標,讓金融機構評估綠色信貸主體變得有章可循、有據可憑。同時,該市金融監管部門推動轄區內地方法人金融機構開展環境信息披露工作,激勵各銀行聚焦綠色金融進行戰略規劃、制度體系、產品服務,活用貨幣政策工具,加大綠色信貸投放。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一季度末,蕪湖市累計發放低碳減排貸款29.45億元,煤炭清潔高效利用貸款3.93億元,辦理綠色領域再貼現1.27億元;全市綠色貸款余額655.3億元,同比增長37.5%。
■ 本報記者 何 珂 實習生 張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