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utput id="oqgnu"></output>
    <code id="oqgnu"></code>

          <tr id="oqgnu"><small id="oqgnu"></small></tr>
        1. 當前位置: 安徽新聞網 > 要聞
          共繪鄉村振興壯美畫卷
          來源: 安徽新聞網-安徽日報 2023-07-22 08:04:16 責編: 馬菁

          在全國上下深入學習推廣浙江“千萬工程”經驗之際,省委、省政府謀劃出臺《關于實施“千村引領、萬村升級”工程 加快建設彰顯徽風皖韻的宜居宜業和美鄉村的意見》,吹響了新時代新階段我省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的號角。

          提升農村人居環境

          加快建設和美鄉村

          走進黃山市徽州區西溪南鎮西溪南村,綠水青山與白墻黛瓦相映成趣,如游畫中。

          該村以“五微”行動為抓手,強化“微景區”培育,杜絕大拆大建。在保護原有生態和文化肌理的同時,不斷改善提升基礎設施建設,把污水管網等大基建藏在石板路下,對沿街建筑進行了“內部大改造、外部微改造”,堅持不破壞古村風貌,保留徽州村落的獨特風格,實現水清岸綠景美。

          黃山市堅持以“繡花”功夫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大力實施微改造提升、微景區培育、微創意運營、微循環發展、微奉獻治理“五微”行動,全面提升鄉村生態宜居水平。全域推進“凈化、綠化、亮化、彩化、美化”,微改造精提升中心村593個,培育鄉村微景區176個,全力打造產業豐美、人才秀美、鄉風純美、生態綠美、社會和美“五美”新鄉村,美麗鄉村建設連續9年位居全省前列。

          近年來,我省全面推進美麗鄉村建設,持續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加快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鄉村面貌煥然一新,人居環境持續改善。

          美麗鄉村建設10年來,全省已建和在建美麗鄉村中心村10708個、行政村覆蓋率達73%;建設美麗宜居自然村10164個,美麗鄉村遍布江淮大地。截至2022年底,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達87%,高于全國14個百分點;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實現全覆蓋,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水平得到新提升。此外,全省1.4萬個行政村開展了清潔行動,一半以上的村莊達到清潔村莊標準,村容村貌煥然一新。

          在財政支出上,我省10年來已投入美麗鄉村專項資金122.7億元,出臺提高土地出讓收入用于農業農村支出政策,重點支持鄉村基礎設施,2022年全省投入290億元。同時,省財政還投入22.8億元持續支持農村公路、特色小鎮、農村公益事業、農村電商網絡建設以及農村危房改造等,推進農村基礎設施提檔升級。

          下一步,我省將引導支持農民群眾積極打造美麗幸福家園,動員引導“萬企興萬村”、鄉村振興高校聯盟、社會組織、金融機構等各方面力量,凝聚起和美鄉村建設的強大合力。

          鞏固脫貧攻堅成果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姚勇歌是亳州市譙城區十河鎮李小村的脫貧戶,前幾年妻子和父親遭遇車禍相繼去世,他帶著兒子和母親生活,一系列幫扶政策及時跟進,讓這個家庭漸漸走出陰霾。

          姚勇歌母親患冠心病,吃藥大部分能報銷,兒子馬上要上初中了,學雜費全免且有補貼。他家是低保戶,村里又給他和母親安排了公益性崗位,每人每月收入600元??臻e時姚勇歌還會到周邊打零工,掙點外快。去年,全家收入6萬多元。

          姚勇歌臉上又有了笑容。記者在李小村采訪時看到,他家的小院子收拾得干干凈凈,家里一面墻上貼滿了孩子的獎狀?!斑@孩子還算用功,我要好好干,供他上大學,希望他以后能有出息?!?姚勇歌說。

          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底線任務。今年以來,我省上下聚焦“守底線、抓發展、促振興”,強化責任、政策和工作落實,持續抓緊抓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加快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近年來,我省還強化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幫扶,組織開展集中排查,加強網格化監測和動態管理,按照“缺什么補什么”的原則,精準制定落實幫扶措施,及時發現并化解各類風險隱患。鞏固拓展兜底保障成果,將符合條件的脫貧人口和監測對象納入農村低保、特困人員救助供養范圍,及時給予專項救助、臨時救助。

          2022年,全省脫貧人口人均純收入15514元、增長13.7%;3000個出列村村均集體經濟收入59.7萬元、 增長32.8%;投入各級財政銜接推進鄉村振興補助資金170.1億元,支持產業發展項目105.69億元、占比62.13%,支持鄉村建設項目51.28億元、占比30.15%。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高質量完成脫貧人口穩崗就業各項任務,才能讓脫貧基礎更加穩固、成效更可持續。我省聚焦穩崗就業,強化勞務協作對接服務,用好就業幫扶車間、公益性崗位、以工代賑等載體,確保全省脫貧人口、監測對象務工就業規??傮w穩定在180萬人以上,確保脫貧人口人均純收入增速10%以上。

          大力推動產業興旺

          不斷促進農民增收

          走進黃山小罐茶超級工廠,看不到傳統制茶的煙火氣,只見一條條自動化流水線快速運轉,一罐罐小巧精致的小罐茶自動灌裝下線。

          “小罐是形,標準化是神?!逼髽I負責人告訴記者,黃山小罐茶超級工廠實現了制茶、除雜、換裝、裝盒、物流等全流程標準化生產,自動化率超過90%,日產小罐茶30萬罐。

          茶是安徽的一張名片。作為傳統名茶主產區和全國最大的眉茶出口集散地,黃山市整合提升茶產業作為鄉村產業振興的主打產業,統籌做好“茶文化、茶產業、茶科技”,讓一片葉子帶富一方百姓。2022年全市茶葉產量4.5萬噸,綜合產值230億元。今年春茶產量1.9萬噸,產值37.2億元。

          鄉村振興,重點是產業振興。鄉村產業體系越健全,農民增收渠道就越通暢。只有鄉村產業壯大了,才能更好地帶動鄉村人才、文化、生態、組織等協同發展、全面振興。

          近年來,我省持續加強鄉村產業發展,使之成為鄉村發展和農民增收的主引擎。2022年,全省農產品加工業總產值1.55萬億元,年銷售額超100億元的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10家,十大千億級綠色食品產業全產業鏈總產值跨越萬億臺階,達1.1萬億元,同比增長8%。

          聚焦產業幫扶,我省梳理脫貧村產業發展狀況,按照“鞏固一批、提升一批、盤活一批、另起爐灶一批”的思路精準施策,持續提高銜接資金用于產業發展比重,確保超60%;強化鄉鎮統籌發展產業的功能作用,因地制宜做好“土特產”文章,下大力氣做好“糧頭食尾”“畜頭肉尾”“農頭工尾”增值大文章,促進脫貧地區產業提檔升級。

          下一步,我省將圍繞實施“千億斤江淮糧倉”以及“秸稈變肉”暨肉牛振興計劃、皖北高端綠色食品產業集群發展、十大千億級綠色食品產業發展等重大產業布局,推動產業興旺,助力鄉村振興。

          本報記者 范克龍 許昊杰

            相關新聞
          【記者走江淮】執委領著辦 服務更貼心

          亚洲日韩欧洲日本国产综合_五月天天天综合精品无码_久久久久久精品精品69_无遮挡黄动漫手机在线观看
            <output id="oqgnu"></output>
            <code id="oqgnu"></code>

                  <tr id="oqgnu"><small id="oqgnu"></small></tr>